【摘 要】企业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时,应该认真分析生产情况,做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策划,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尽量覆盖全面,不能漏掉重大危险因素,选择适应企业生产特点的风险评价方法,同时注意鼓励全体职工参与。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安全管理
前 言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是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企业风险评价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作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很多企业通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减少企业生产中的危险,控制有害因素,降低生产中的事故风险,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财产及其相关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了企业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企业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时,应该认真组织、充分研讨,使每一个职工都参与到相关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之中;注意选择适应企业生产条件、能够获得预期效果、便于被职工使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并且将风险评价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持续性工作,注重风险评价取得的效果,把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绩效作为重点。
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策划
1.1 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做好过程策划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就是识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查找事故隐患、评价事故危险性并提出控制方法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有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有组织机构,并指定组长、一般参加人员和风险评价人员。
对于首次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策划,明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时间节点以及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在进行策划时,首先确定提供给各阶段风险评价的资源,包括:可能参加的人员、所用的时间和所需要投入的资金等。通过策划,综合考虑企业能够用于风险评价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1.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中的人员职责
一般参加人员是指风险评价工作涉及范围内的全体职工,他们的职责是识别相关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隐患。通过辨识与评价,使他们了解到在各自岗位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受到什么伤害,从而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促使周围的人也改正不安全行为和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此项工作在全企业范围内的开展,激发职工将自己的作业环境改变为更安全环境的强烈欲望。
风险评价人员是指具备风险评价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人员,一般为安全管理人员。他们是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骨干,职责是准备评价所需的资料、制定风险评价工作程序和规则、指导职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汇总风险评价结果和编写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组长是指在企业风险评价中的总负责人,一般由主管安全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兼任。他负责组织风险评价的实施,包括:人员培训、过程监控、与企业主要负责人沟通以便为风险评价准备必要的资源、与参与风险评价人员沟通、及时向各方面反馈风险评价信息、组织风险评价报告编写和评审等。
2 危险源辨识程序
2.1 危险源辨识范围
企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尽量覆盖企业危险作业的所有场所、所有危险设施(设备)和所有危险物质以及高风险作业的人员。根据企业科研生产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活动、产品、设施或服务:
(a) 原材料采购、贮存和输送。
(b) 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c) 生产、试验工艺。
(d) 产品贮存、运输和销售。
(e) 其它辅助活动。
2.2 危险源辨识内容
企业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一般包括:
(1)安全管理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
(2)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实用性,明确其是否能够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
(3)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4)识别生产、试验中的重大危险源。
2.3 危险源辨识方法
辨识危险源时应考虑如下三点:(1)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2)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3)参考GB/T 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5种直接原因进行危险源辨识。
首先是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共15种:
1) 设备、设施缺陷 2) 防护缺陷
3) 电危害 4) 噪声危害
5) 振动危害 6) 电磁辐射
7) 运动物危害 8) 明火
9) 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 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11) 粉尘与气溶胶 12) 作业环境不良
13) 信号缺陷 14) 标志缺陷
15) 其他
其次是5种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 2) 自燃性物质
3) 有毒物质 4) 腐蚀性物质
5) 其它
第三是5种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 2) 传染病媒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它
还有心理、生理性5种危害因素(例如,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等其它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以及其它)和4种行为性危害因素等(例如,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等;监护失误以及其它)。
危险源辨识的复杂程度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生产系统的复杂程度。危险源辨识工作的核心应重点放在遵守法律法规要求,降低事故风险,尤其是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必须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如航天企业中的介质泄漏、着火、爆炸、中毒以及发动机着火、爆炸、环境污染等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3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价方法是风险评价成功的关键,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认真分析企业特点,吸取本行业风险评价的经验,科学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评价方法。
3.1 风险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如:1)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2) 相关方是否有合理抱怨和要求;3) 是否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4)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其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要求、危险程度分级、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属于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性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评价工作量小、评价过程简单、评价结果直观。但定性评价方法往往依靠经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结果有时因参加评价人员的经验和经历等有相当的差异。
3.2 风险半定量评价
(1) 评价公式
LEC法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下面重点介绍一下LEC法:
D = LEC
式中:
D-风险性;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度
(2)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危险源评价标准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L)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
分数 |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
分数 |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频率 |
分数 |
可能结果 |
10 |
完全可能,会被预料到 |
10 |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
100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
6 |
相当可能 |
6 |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
40 |
灾难,数人死亡 |
3 |
不经常,但可能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
15 |
非常严重,重伤 |
1 |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
2 |
每月暴露一次 |
7 |
严重,重伤 |
0.5 |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
1 |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
3 |
重大,致残 |
0.2 |
极不可能 |
0.5 |
非常罕见地暴露 |
1 |
引人注目,不符合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
0.1 |
实际上不可能 |
|
注: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数(L)应充分考虑“危险源的管理现状”(如有无管理措施、是否受控等)。
(3) 评价结果,即风险等级划分(D)标准见表2
表2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D值 |
风 险 |
措 施 |
>320 |
不可容许风险 |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
160~320 |
重大风险 |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备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
70~160 |
中度风险 |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
20~70 |
可容许风险 |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
<20 |
可忽略风险 |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
3.3 风险定量评价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评价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伤害(或破坏)范围、危险性指数、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按照风险评价给出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等。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但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并且对基础数据的依赖性很大。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认真分析企业特点,吸取本行业风险评价的经验,科学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评价方法。
4 危险源的管理
4.1 确定重大危险源
企业应对辨识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控制。重大危险源确定依照两个准则:第一用LEC法,一般D≥160,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D<160确定为一般危险源。对于部分危险源,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频率也不高,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尽管评分低于160分,也可以直接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第二执行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重大危险源规定,即“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
4.2 危险源的管理
当企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时,企业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补充识别和评价,以重新确定危险源并对其进行管理,更改本企业的危险源清单。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本企业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少本单位风险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遵守一一对应、可操作性、尽可能引用现行的标准这三个原则。若是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目前不建全,需要日后进行安全整改,则要编制《管理方案》。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度,要对其登记建档,要进行安全评价、监控,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按程序进行管理控制,同时应制定《应急预案》。
5 结束语
企业应该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作为一项持续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及时总结风险评价中的经验和教训,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经常沟通风险评价的相关信息,将风险评价作为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保证,实现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