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检测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检测动态  

检测常识

发布时间:2013-01-29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220
    一、什么是砼强度拔出法检测?
    后装拔出法检测砼强度,系指在已硬化的砼表面钻孔、磨槽、嵌入锚固件并安装拔出仪进行拔出试验,测定极限拔出力,根据预先建立的拔出力与砼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检测砼强度。

    二、计量与测量的异同
    “测量”在汉语使用习惯中基本上与measurement在VIM定义相一致,即“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测量活动存在于全部科学技术领域。在有的部门,例如天文、气象、测绘等部门,测量甚至成为其主要工作。然而,所有这些测量都不称作“计量”,唯有计量部门从事的测量才被称作“计量”。这已形成习惯。在《通用计量名词及定义》(JJF1001-99)中,为了照顾习惯,对应measurement做出了“计量”和“测量”两个词条的定义。其中,“测量”的定义与VIM相符,而“计量”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这个“计量”词条这天文馆表达得相当含糊。什么叫“实现单位统一”,难道其他测量就不须单位统一?什么叫“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难道“计量”和“测量”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这种定义似是而非,没有抓抓住本质。  
  回顾汉语使用习惯,“测量”就是为获取量值信息的活动;“计量”不仅要获取量值信息,而且要实现量值信息的传递或溯源。“测量”作为一类操作,其对象很广泛?“计量”作为一类操作,其对象就是测量仪器。“测量”可是以孤立的;“计量”则存在于量值传递或溯源的系统中。  
  综上所述,经过进一步归纳,汉语习惯使用的“计量”作为一类操作,应该这样来理解:为实现量值传递或溯源而对测量仪器的测量。从这个角度看,“计量”作为一类操作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检定、校准、比对及(对测量仪器)测试等活动。上述观点,揭示了汉语习惯中“计量”作为一类操作的本质特性,能够将以往对应measurement的“计量”和“测量”在用法上加以明确区分。  
  最新修订的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将“计量”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有两点值得注意:这次修订将“计量”对应英文metrology,而非measurement;定义的对象主体是“活动”,而非“测量”。这是计量术语研究的重要进步。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唯有计量部门从事的测量才被称作“计量"。因为计量部门从事的测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之一。计量对于其他如天文、气象、测绘等部门所从事的测量提供了实现单位的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基本保证。而这些基本保证是这些部门测量活动自身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凡是保证“计量”这一类操作有效进行以及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各项活动,都称作“计量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测量单位的统一,测量方法(如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的研究,量值传递系统的建立和管理,以及同这些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等。

    三、什么是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生产。科研。领域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整个计量立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全国量值的统一,首先反映在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上,计量器具不仅是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而且是计量部门提供计量保证的技术基础。
    按结构特点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如量块、破码、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竹木直尺。线纹米尺等;
  (2) 计量仪器仪表。即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如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心脑电图仪等;
  (3) 计量装置。即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如里程计价表检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等。
  按计量学用途分类,计量器具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计量基准器具;
  (2) 计量标准器具;
  (3) 工作计量器具。

    四、计量的发展
    计量的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1、古典阶段
  计量起源于量的概念。量的概念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就开始形成。人类从利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包含着对事物大小、多少、长短、轻重、软硬等的思维过程,逐渐产生了形与量的概念。在同自然界漫长的斗争中,人们首先学会了用感觉器官耳听、眼观、手量来进行计量。作为最高依据的“计量基准”,也多用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它天然物如动物丝毛、植物果实或乐器等。例如,我国古代的“布手知尺”、“取权定重”、“迈步定亩”、“滴水计时”;英王亨利一世将其手臂向前平伸,从其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码”;英王查理曼大帝以自己的脚长为标准,把它定为“英尺”等。可见,计量的古典阶段是以经验为主的初级阶段。
  我国计量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计量古典阶段中为人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公元前26世纪,传说黄帝就设置了“衡、量、度、亩、数”五量。尤其在秦朝,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六国,主张车同轨、书同文,而且发了诏书,统一了全国度量衡,为我国古代计量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2、经典阶段(近代阶段)
  从世界范围看,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标志着计量经典阶段的开始。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计量摆脱了利用人体、自然物体作为“计量基准”的原始状态,进入以科学为基础的发展时期。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个时期的计量基准大都是经典理论指导下的宏观实物基准。例如,根据地球子午线四分之一的一千万分之一长度制成长度基准米原器;根据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密度最大时的质量制成了质量基准千克原器等。
  这类实物基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腐蚀、磨损,量值难免发生微小变化;由于原理和技术的限制,准确度也难以大幅度提高,以致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于是不可避免地提出了建立更准确、更稳定的新型计量基准的要求。
  3、现代阶段
  现代计量的标志是由以经典理论为基础,转为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由宏观实物基准转为微观自然基准。也就是说,现代计量以当今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使基本单位计量基准建立在微观自然现象或物理效应的基础之上。迄今为止,国际单位制中7个SI基本单位,已有5个实现了微观自然基准,即量子基准。量子基准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为现代计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计量器具的特性
    用以标志计量器具特性的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1、标称范围:标称范围就是当仪器的控制处于标尺范围的上、下限时,所能给出被测量值的范围。通常用被测量的单位来表示。例如标称范围的下限为100℃,上限为200℃,可表示为100℃至200℃。若下限为零,只用上限来表示。例如0V至100V的标称范围,可表示为“100V”。
    2、量程:量程是指仪器标称范围上、下限之间差的模。例如标准范围为–10V至+10V。其量程为20V。
    3、标称值:标称值是用来标明仪器或元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一个值。标称值可以是有关特性的凑整值,而且常常是由标准器所复现的近似值。
    4、仪器常数:仪器常数是一个系数,将它与仪器的直接示值(即读数)相乘,即可得到仪器的示值。当直接示值等于被测量值时,仪器常数为1。对于单一标尺的多量程测量仪器,对应于选择开关的不同位置,具有几个仪器常数,
    5、灵敏度:仪器的灵敏度等于仪器的响应变化除以相应的激励变化的结果。灵敏度可能于激励值有关。
    6、鉴别力:仪器对激励值作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
    7、鉴别力阈:使仪器的响应产生一个可以感到变化的最小激励变化。鉴别力阈与诸如噪音(内部的或外部的)、摩擦、阻尼、惯性、量化有关。
    8、仪器的分辨力:仪器(指示器件)可有意义地区分最邻近所示量值的能力的定量表示,称为仪器的分辨力。
    9、死区:激励变化而不引起仪器变化的一个范围。有时故意加大固有的死区,以减少激励作微小变化时不需要的响应变化。
    10、滞后:滞后是仪器的一个特性,它使测量仪器对给定激励的响应与先前的激励结果有关。虽然滞后一般认为与被测的量有关,也可以认为它与影响量有关。
    11、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恒定的能力。通常稳定度考虑是对时间而言的,当考虑对别的量的稳定度时,应该明确说明。
    12、漂移: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的慢变化。
    13、响应特性:在确定条件下,激励与相应的响应的关系。此关系可建立在理论的或实验的研究基础上,它可以用代数方程、数表或图形表示。当激励按时间的函数改变时,响应特性的一种形式是传递函数。
    14、响应时间:激励受到规定的突变时刻和响应到达并保持在其规定的最后稳定值时刻的时间间隔。
    15、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示值能力。
    16、准确度级别:仪器的级别,应符合旨在将误差保持于规定极限内的某些计量要求。准确度级别通常按惯例注以一个数字或符号,并称为级别指标。
    17、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给定仪器的技术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的极端值。
    18、仪器的固有误差:在标准条件下使用仪器时的误差。
    19、仪器的重复性误差:仪器误差的偶然分量。
    20、仪器的引用误差:测量仪器误差除以仪器规定值。这一规定值常称为引用值,它可以是测量仪器标称范围的量程或上限。

上一篇: 已经到达第一张
下一篇: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办法(试行)
Copyright© 安徽建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600695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181号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   后台管理